无公害优质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
一、土壤选择与准备
瓜地宜选地势高燥,地下水位低,排灌便利,土层深厚,疏松肥沃的地块。前茬收获后,立即清园备耕。冬前土壤深翻30厘米,开好围沟和厢沟,畦宽4米,沟宽25厘米,深30厘米,围沟40厘米,任土壤冻化。早春抢晴天重翻一次,并作成龟状高畦,疏通排水沟,做到沟沟相通,雨后无渍水。
二、培育壮苗
1、保护地温(冷)床育苗:苗床应选地势高,排水好,避风向阳,临近瓜田的地块。营养土要求土质疏松,渗水性好,不带病菌、虫卵、杂草。床地四周适当撒呋喃丹,可防害虫与蚯蚓。
2、嗑种:种子择晴天摊晒,并严格进行种子消毒与杀菌处理,然后用网袋装好浸泡4—6小时,再用35%的石灰水浸泡10分钟去滑,洗净沥干后嗑种。嗑种方法是将种子用牙或镊子嗑开脐部的1/3,以备催芽,也可采取干嗑的方法,但要避免损伤种子。
3、电热毯催芽:把电热毯铺平折叠,上垫农膜上放3厘米厚的湿润锯木屑(木屑先开水浸泡,后清水洗净,沥水拧干,以手捏成团不滴水,松手即散为宜)再铺上纱网布,把浸种后经破壳处理的种子均匀平放在上面,再盖温热湿毛巾(拧干不滴水),后盖旧棉被子保温。然后将电热毯开关置最低档,种子上床稳定保持32℃为适宜,芽长0.5厘米时及时降温,温度保持25℃左右,催芽26—30小时后,芽齐芽壮,芽长1—1.5厘米即可播种,晴天播种时,要特别注意芽根保湿,防止太阳曝晒,避免伤芽根。
4、播种时间与播种量:①播种时间:根据无籽西瓜出苗期需要较高温度的特点,日均温稳定在15℃以上时方可播种,湖南播种适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。选晴朗无风天气播种。②采用营养钵育苗,亩用种量50—70克。
5、苗床管理:出苗前原则上不放风,不浇水。若遇晴天床内气温超过35—40℃,可打开一端或两端薄膜通气,待下午气温降低时再盖严,温度保持在25—28℃,待出苗整齐后,趁揭膜种壳湿润时,及时进行人工辅助去壳。床内防止忽干忽湿,土壤保持干、湿度适中,温度保持23—25℃。1叶1心时,逐钵追施0.3—0.4%的45%硫酸钾型复合肥水液或腐熟稀人粪尿。
三、重施基肥
基肥在定植前7—15天将腐熟的有机肥、发酵的菜枯与适量的无机肥拌匀以穴或沟施的方式埋入土壤中,并与土壤混匀。亩施肥标准:(仅供参考)
1、有机肥选择: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佳。以猪牛厩肥1000公斤或鸡、人粪500公斤,以火土灰1000公斤,于立冬前混合堆积发酵,盖膜,每隔一个月翻动一次,使其充分腐熟。
2、化肥选择:低肥力的田,用“施大壮”45%的硫酸钾型复合肥90—120公斤。施用方法:作基肥用复合肥总量的60%混合有机肥施于瓜窝或瓜沟的耕层土壤,并多次混合均匀。
在有机肥较少或缺乏时,应增加化肥用量,土壤肥力高的土壤,化肥用量酌减。
四、科学定植
湖南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,定植标准是苗龄30—35天,真叶2.5—3.0片。亩定植450—500株,一般采用双行对植,行距3.5米,株距0.6—0.7米。定植要求是幼苗分级定植,定植后浇足水并及时盖好地膜。
五、严格整枝
采取双蔓或三蔓整枝,一般在主蔓长30—40厘米时进行。为了固定瓜蔓,可在畦面匀铺麦秆、油菜秆、山茅草等,要求藤蔓分布均匀。选留主蔓第3—5雌花(第15-20节位)坐果。
六、人工辅助授粉
按9—10:1配栽泉鑫一号有籽西瓜,辅之人工授粉。晴天清晨集中摘取当天开放或即将开放的有籽瓜雄花,并注意保湿,剥去花瓣,将花粉涂抹在无籽西瓜雌花柱头上,无籽西瓜雌花在开放前套袋,开放后授粉再套袋。
七、巧施追肥
1、提苗肥:定植1周后开始追提苗肥,一般2—3次,以腐熟稀释的人畜粪尿或0.3%复合肥淋蔸。
2、伸蔓肥:瓜蔓40厘米时,在距瓜蔸50厘米处开2条追肥沟,每亩施硫酸钾15公斤左右、尿素5公斤或“施大壮”牌45%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左右,与土壤拌匀整平。干旱时应将肥料溶于水后施入。伸蔓期可根据苗势增减用肥量。(注意合理喷施硝酸钾叶面肥,结合防治虫害。)
3、膨瓜肥:坐果后,亩次用水溶性高钾(进口智利产硝酸钾)5公斤,每周一次:分2—3次施用。施用方法:每次在膜内侧挖穴,将肥料溶于水后施入土壤中。果实膨大期若遇干旱,应及时灌溉。膨瓜期必须科学掌握施肥量与施肥时期。
八、防治病虫
主要病害有猝倒病、立枯病、炭疽病、疫病、蔓枯病、枯萎病等,可选用安泰生、好力克、大生、世高进行防治,交替使用,每周一次,连喷3—4次。枯萎病的有效防治是采用嫁接(换根)栽培技术。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、黄守瓜和瓜绢螟、蚜虫等,可用双瑞、锐劲特、凯欧低毒、高效、安全农药进行有效防治,防治小地老虎也可采用毒饵诱杀。